分享【拍攝星空】的小小心得!整个宇宙都在你照片中…

1攝於萬宜水庫東壩: F3.2 30″ ISO800 x 80張

以單鏡相機拍攝星流跡(或稱“星軌”)並非新鮮事,早於單鏡相機數碼化以前已有很多攝影師利用底片拍攝出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近年數碼化後,拍攝星流跡照片的難度已大為降低。

為何星星會出現流跡?

我們在夜空看到的星星是一點點的,為什麼照片會出現流跡?主要是地球自轉的關係,令看起來星星像很緩慢地移動,當照片經過長時間曝光(以小時計)後,便會把星星移動的軌跡紀錄下來,亦得出星流跡照片。

如何拍攝星流跡照片?

利用數碼單鏡相機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星流跡是可行的,但經過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會出現雜訊,令照片質數下降。其實可以使用同一位置拍攝多張後於電腦進行合併的方法,此方法最大的好處有2點:

雜訊較低:假設每張相片只曝光30秒,這樣合併後的照片亦會只有30秒的雜訊,合併並不會引致雜訊增加;
光害較少:與第1點原因相近,因為合併不會累計每張照片的光度,合併後的照片亦只有30秒的光害;與長時間曝光比較光害較低。亦因為香港的光害較嚴重,使用合併方法效果會較好;

2

攝於萬宜水庫東壩: F2.8 25″ ISO400 x 73張

使用合併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

  1. 拍攝時需要關閉相機除雜訊功能,避免相片與相片之間需要大量時間處理,導致星軌合成後斷開, 如需要除雜訊建議後期於電腦進行;
  2. 以Raw格式進行拍攝,令相片細節較多,以及方便後期調整色溫(此點並非必須);
  3. 把鏡頭轉至手動對焦並設定為無限遠,如鏡頭無對焦尺,亦可利用遠處燈光或月光進行自動對焦,合焦後才轉至手動對焦,此距離即為無限遠。留意部份鏡頭變焦時,對焦距離會因此改變,例如 Canon 18-55IS Kit Len,如改變焦距就需要重新再一次對焦;
  4. 接上腳架、快門線及遮光罩;
  5. 用手動曝光(M mode)模式,設定合適光圈快門ISO等數值:

該如何設定曝光值? 視乎拍攝者目的:

如需要拍攝效果為星點而非星流跡,則曝光時間需要進行限制,否則曝光太久星點會因地球轉動而出現流跡:
16mm 為例(全片幅計),曝光時間最好不超過20秒;
24mm 為例(全片幅計),曝光時間最好不超過15秒,如此類推。
正因為曝光時間受限,故需要較大光圈及高ISO拍攝,例:F2.8 15″ ISO1600

3

攝於清水灣: F2.8 15″ ISO1000

如拍攝星流跡,曝光時間不像星點般需要進行限制,可以使用較長時間的快門,ISO亦可以較低,例:F3.2 30″ ISO400-800

4

攝於塔門: F2.5 30″ ISO250 x 70張

如何使相機自動拍攝,不需每張按一次快門?

只需要先預設好光圈快門等數值,然後把相機轉至連拍模式,接上快門線並鎖上快門,相機便會自動一張接一張地不斷拍攝,即使快門線沒有計時功能,亦不需要人手每張按快門。

如何拍攝才使流跡呈圓型?

需要星軌呈圓形,需要向北面拍攝:

5

攝於萬宜水庫東壩:F3.2 25″ ISO800 x 140張

怎樣才可拍攝銀河?

如需要拍攝銀河,一般於東南偏南方,香港在每年的4至10月於夜間不同的時間,可以看到銀河中心,而冬季只能睇到銀河外圍。所以想拍攝銀河,最好在夏天進行。

6

攝於蒲台島: F2.8 20″ ISO1600

拍攝了一堆照片,如何把它們合併為一張星流跡照片?

可以使用免費軟件「Startrials」(可到: http://www.startrails.de/html/software.html 下載),下載解壓後雙擊Startrials.exe開啟程式。

7

在 「File」 → 選擇「open image」 → 點選合併照片 (按Ctrl + A 可全選) → 再按 「Build」→「Startrials」程式便會自動合併,這樣便得出星流跡照片,緊記要把合併好的相片儲存。

個人習慣會在開始拍攝時記下測試曝光及構圖用了多少張照片,然後在合併時剔除,這樣合併得出的照片便會更完整。

接觸攝影一段時日,近年被國外星空照片深深吸引,希望在被喻為光污染嚴重的香港拍攝到美麗星野照片。其實拍攝星流跡所需的技巧不多,最大的考驗卻是毅力,因為很多時要通宵達旦,還要走到遠離城市光害的地方,而且天空還需沒有雲層。所以每張照片都得來不易,但正正因為這樣,拍到滿意的作品時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如欲觀看更多香港星空照片,来源: www.fotop.net/Herma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PLAY HARD ❤ » 分享【拍攝星空】的小小心得!整个宇宙都在你照片中…

赞 (0)
error: Welcome to www.playhard.me !